
近年来,黄丰桥镇樟井村充分发挥楠竹资源丰富优势,大力发展楠竹深加工产业,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,带动村民致富增收,走出一条生态绿色发展的富民之路。
在樟井村竹艺加工厂,机器轰鸣、工人忙碌,一根根原竹被分批输送到不同的机器中进行生产加工,再根据楠竹的厚度被分制成筷子、烧烤签等产品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樟井村竹艺加工厂工人管明亮:“在这里一天是工作八个小时大概是拿到140块钱左右,他是按记工计量的,多劳多得。”
管明亮告诉记者,自己以前是靠务农和砍伐自家竹林为生,只能靠天吃饭。自从竹艺加工厂建立以来,不仅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,而且村里楠竹的回收价格也得到了提升。
樟井村村民管明亮:“以前一年到头没什么事做,下雨也做不了事,天晴就种种田、砍砍竹子,一年的总收入只有万把块钱。现在是天天有事做,月月有钱领,相比以前多了2万多的收入,现在一年总收入差不多4万多。”
樟井村地貌以山林为主,楠竹资源丰富,由于过去楠竹只能以原材料的形式运往周边地区销售,除去劳动力成本和运费,村民所得无几。
黄丰桥镇樟井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:“你像以前我们的楠竹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老百姓自己上山去砍,人力加上运输除去这些方方面面的成本,而且他们自产自销的话,那么楠竹的价格也非常低,所以到老百姓手上基本上没剩多少钱。”
在樟井村,竹林经济是主要产业,全村楠竹种植面积4万余亩。为实现产业振兴,樟井村将发展楠竹深加工作为群众增收致富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手段,2022年,村集体筹措270余万元和毛竹加工企业投资300余万元合建竹艺加工厂。
黄丰桥镇樟井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:“樟井村经济合作社竹艺加工厂建厂的初衷是有效的合并资源,科学的发展,让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,既能解决村里的闲置劳动力,又能为老百姓带来可观的收入,截至目前安排了50余人的就业,每年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,每月发放本地职工工资20余万,产生社会效益突破千万余元。”
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,村民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余,走进樟井村凤岭诗社创作基地,宽大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,四周墙上挂着村民们平时练字的作品,68岁的陈潮省一有时间就会约上几个老伙计前来练字。
村民陈潮省:“方便了我们老年人在这里丰富文化生活,写写字、写写诗,我们觉得搞得蛮好,今后还是要长期发展下去。”
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,2022年樟井村建成了株洲首家“电力爱心超市”,推广运用积分制,实现了乡村治理由干部“唱独角戏”转向群众“跳广场舞”,自己家乡自己建的良好氛围。在樟井村电力爱心超市,村民们正在挑选需要的生活用品,上个月,贺爱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,帮助协调解决村里的矛盾纠纷,获得了不少积分。这次他来村里办事,顺便兑换了20积分的生活用品。
村民贺爱文:“我觉得蛮好,我们又可以做公益事业,又可以赚得积分换日常用品,这个还是真好。”
近年来,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,居住条件不断提升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村民幸福感归属感全面提升。2023年,樟井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2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6440元。下一步,樟井将进一步延伸竹产业链切实将楠竹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,努力实现生态美和产业富的有机结合。
黄丰桥镇樟井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:“下一步,我们将做好两件事。一是继续做好楠竹这篇文章,加大楠竹林低改,深化优化竹业加工厂的发展方向和思路,由现在的初加工延伸到深加工,让楠竹的利益更大化,巩固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。二是继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好交通、水利、电力等民生项目,继续招商引资、引凤筑巢,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,为老百姓争取更大的利益。”
一审:刘洁琼丨二审:蔡晓雅丨三审:刘峰
监制:吴辉兵
责编:付静(见习)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【2022-3-26成长ABC】高楼小学: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
【2022-2-26成长ABC】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
【2022-01-08成长ABC】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: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
【2021-12-11成长ABC】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
【2021-11-13成长ABC】攸县话,你会说吗?
【2021-10-30成长ABC】“芙蓉学校”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
【2021-10-16成长ABC】风雨中的向阳花
【2021-10-02成长ABC】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
下载APP
分享到